装裱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装裱知识

【媒体关注】耐心资本活水浇灌科创之苗 “投早投小”锻造先进制造引擎

作者:AB模板网   日期:2025-07-24
新盛公司在线客服微信【77296577】【编者按】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对提升国家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金行业在价值发现、风险定价和资源配置等方···

新盛公司在线客服微信【77296577】【编者按】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对提升国家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金行业在价值发现、风险定价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助力科技创新,推动行业服务效能提升和生态重塑,实现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

中国证券报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共同推出“科创向‘新’力”专栏,旨在展示基金行业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实践成果,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一流投资机构的成长。

在核心技术突破的道路上,夏禾科技这家中国制造企业以其自主创新的光芒脱颖而出。其研发的OLED发光材料,得益于荷塘创投在2018年的“耐心资本”投入,这正体现了中国科创生态的质变。金融资本的精准投入,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滋养,使其在长期培育中茁壮成长。

从上海科创基金设立10亿元的国际创领系列早期硬科技基金,到公募巨头推崇“投早投小”的策略,资本正以前所未有的耐心和远见,重塑先进制造领域的价值逻辑。他们深耕多个黄金赛道,攻克技术难题,领跑光子芯片、固态电池、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

中国制造在多个核心领域已跻身全球前列,但真正的引领在于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如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核聚变等。凭借工程师红利、全产业链集群、敏捷创新与规模应用的“中国方程式”,当资本成为“长跑者”,市场对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科技—产业—金融”的高水平循环正蓬勃发展。

“投早投小”策略,旨在呵护企业茁壮成长。2017年,一家专注于OLED发光材料研发的新材料公司夏禾科技成立。荷塘创投基于对其技术研发潜力、市场前景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于2018年投资夏禾科技,助力其加快技术研发进度,实现从技术到产品的突破。夏禾科技在江苏泰兴经济开发区得到了荷塘创投的大力支持,实现了从研发到量产的重要突破。经过五年的努力,夏禾科技的产品现已实现规模化生产,预计到2025年,其销售收入将突破数亿元。这一成就打破了国际巨头在OLED发光材料市场的垄断,使得夏禾科技成为国内少数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OLED发光材料供应商之一。

荷塘创投作为一家专注于早期硬科技创新企业投资的基金管理公司,已经投资了近100家具有核心技术创新的早期企业。其中,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如大学、科研院所、医院的项目,占据了40%以上。这些投资推动了科技成果从无到有的转化,助力多家公司成长为各自行业的领军企业,推动了技术进步。

科创企业通常具有高投入、长周期、研发和商业化风险高的特点,因此,它们急需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的持续支持。上海科创基金认识到这一点,指出虽然市场上存在众多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不同阶段的投资机构,但能够为科创企业提供全产业链协同、全生命周期陪伴和全方位资源支持的科创金融平台却不多。

自成立以来,上海科创基金致力于打造一个覆盖全周期、全阶段、全方位的科创金融平台。它通过发挥母基金的引导作用,推动子基金专注于早期、小型、硬科技的投资,为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提供体系化支持。上海科创基金在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环保新能源等关键科创领域布局了多个具有前瞻性战略视野的子基金管理人。到目前为止,上海科创基金已经投资了超过100只子基金,子基金管理总规模接近2500亿元,投资组合企业近2500家。

上海科创基金强调,荷塘创投是其紧密的合作伙伴,夏禾科技则是其投资组合中一个典型的优秀科创企业。通过紧密合作、共同构建生态和持续深入发展,上海科创基金已成功培育了超过140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6家已上市企业,其中72家在科创板上市,已经成为全国最具代表性的科创金融投资平台之一。为布局尖端科技和未来产业,并给予初创企业持续资本扶持,上海科创基金设立了国际创领系列早期硬科技基金。该基金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入早期投资领域,促进“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互动。国际创领系列早期硬科技基金规模达10亿元,首期投资2亿元。基金主要关注创新链的早期阶段,包括国内外卓越的创新源头、高品质孵化器及关键创新平台。其投资重点在于概念验证、科研成果的中试以及科技企业的初创阶段,以更好地支持原始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推动基础研究、前沿发现和关键核心技术向产业领域拓展。

“早期投资、小额投资”的逻辑不仅适用于一级市场,在二级市场也成为公募机构获取超额收益的关键投资策略。汇丰晋信基金指出,投资需追求高成功率,且价格要合理。然而,优质资产往往价格不菲,既要考虑业务发展潜力,又要估值合理,这样的投资目标不易寻觅。因此,需要在市场热度不高、产业链验证信号尚未明确时提前介入,这便是“早期投资”。而“小额投资”则意味着敢于深入研究市值较小的公司。新业务若能支撑千亿市值增长不易找到,但能支撑百亿市值增长的新业务则相对较多。

追求“新”以寻求高质量生产力领先者

探讨哪些先进制造公司最易获得资本青睐时,上海科创基金提出了两大关键路径:“攻克技术难题”和“在新赛道上取得胜利”。近年来,上海科创基金充分利用母基金生态优势,积极挖掘并精准锁定细分领域内符合国家战略导向、技术领先且具有独创性、在双循环格局下具备独角兽潜力的优秀科技企业。细致分析,上海科创基金在布局前沿领域和未来赛道方面,于2021年主导投资了曦智科技的光子芯片B轮融资,该公司是全球首家专注于硅基集成光学网络人工智能计算的光子芯片设计研发企业。同时,基金还投资了清陶能源的高性能固态锂电池F轮融资。后续,上海科创基金还投资了三迭纪和宇树科技,前者是全球领先的3D打印药物研发与设备开发企业,后者是全球领先的高性能足式/人形机器人企业。针对关键核心技术,上海科创基金在2020年投资了上海兆芯,专注于国产X86架构核心处理器芯片的研发,以及臻驱科技,一家国产功率半导体研发与设计公司。此外,2021年和2024年,基金连续两轮投资了沐曦科技,专注于高性能GPU芯片及解决方案的研发与销售,并在2022年投资了赛美特,一家国产智能制造软件解决方案供应商。至今,上海科创基金通过系统化布局,已投资超过500家先进制造产业链企业,包括机器人、新材料、传感器、5G/通信等领域,同时积极发挥母基金平台的功能和生态优势,推动产业链协同和产品技术的融合,以科创投资的深度和广度助力先进制造产业升级。

关于看好的先进制造领域,鹏华基金表示,他们更看好技术迭代快、未来发展空间大,且中国在全球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领域,如机器人、半导体设备、科学仪器和人工智能等。在选择投资时,对于国内起步较晚的领域如半导体和科学仪器,他们更看重替代空间;而在新能源、机器人等全球同一起跑线的领域,他们更看重具备全球技术领先性的领域。

汇丰晋信基金观察到,从长期来看,机构投资者对先进制造板块的配置持续增加。指出,2010年以前,市场对国内电子行业的印象主要是讲故事,而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多为海外供应链提供边缘性零部件。但现在,中国电子行业实现了更多元器件的国产化,创新了许多全球首发产品,已成为全球强大的电子产业链,A股电子板块也涌现出许多世界级企业。目前,电子已成为公募基金长期前三大重仓配置的行业。汇丰晋信基金还认为,人形机器人、创新药等领域也可能发生类似的变化,中国高技术产业持续前进,资本市场也将相应改变。

在科技浪潮中,汇丰晋信基金强调,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未来中国制造有望站在更高的位置,在全球发挥引领作用。汇丰晋信基金指出,目前正处于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爆发阶段。他们预测,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虚拟现实、星链、核聚变、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的推动下,各个行业将经历广泛的方案重构。任何能够抓住这一机遇的企业,都有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的技术领导者。因此,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机遇在于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关键技术,力争在全球新技术开发和产业应用中取得领先地位。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意味着先进制造和科创板块未来将涌现出大量优质投资标的。

在选择优质投资标的时,基金经理评估先进制造企业时,盈利和技术是关键因素。鹏华基金表示,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应基于对某个行业多年的深入研究,同时重视盈利和技术迭代,不能仅仅因为估值低、业绩好而忽视技术升级和迭代。新技术可能尚未产生业绩,导致高估值,这类产业的估值需要动态调整,应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估值模型。例如,在初创期,基金经理通常使用市研率(P/RD)或市销率模型进行估值,重点关注产业的发展前景、龙头公司的地位、壁垒和格局;在成长期,则更多采用PEG等估值模型,关注产业或龙头公司的收入增速、行业渗透率、市场空间和未来收入空间等关键指标;在成熟期,更多采用PE或现金流折现等估值模型,关注利润质量和增速、现金流状况等指标。

展望未来,鹏华基金认为,中国企业的突破机会在于“敏捷创新”和“规模应用”的双重驱动。中国庞大的统一市场有助于快速降低研发成本,如高铁、光伏等行业已证明“技术突破—场景验证—规模降价—全球输出”的路径可行。此外,在芯片、大飞机等战略行业,中国的体制机制能够集中资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是分散型市场难以比拟的优势。


上一篇: 茅台集团领导层有调整
下一篇: 没有了!